
发布时间:2025/9/28 16:19:47信息来源:本站作者:管理员
基层处理:保证地坪漆的附着力。
基层是地坪漆的承载基础,其平面度、强度和洁净度直接关系到地坪漆的附着力和后期效果。基层处理不到位,容易造成地坪漆开裂、起壳、起层等问题,需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。
基层检验与评估
强度试验:用回弹仪检测混凝土基层的抗压强度,要求≥如果强度不足(例如20MPa)<15MPa),需要对混凝土增强剂进行加固处理(例如,每平方米的用量 0.2-0.3kg,增强后的强度可以提高 30%-50%)。
平面检查:使用 2 米尺检查基层表面,允许误差≤3mm,局部凹陷或凸起需要处理;同时测量地面含水量,要求≤8%(湿度计可以测试,如果含水量过高,需要通风干燥。 7-14 天空,或者用除湿机加速干燥)。
缺陷调查:检查基层是否存在缝隙、孔洞、起砂等问题。总宽度<0.5mm 裂缝可以直接用环氧腻子添加;总宽度≥0.5mm 缝隙需要切成 V 型槽(深层 5-10mm),清洗后加入环氧砂浆;起砂位置需要清除,再次涂抹界面剂并恢复。
具体的处理步骤
清除灰尘:首先用扫帚、吸尘器清除基层表面的灰尘、杂物,然后用高压水枪清洗(压力≥5MPa),去除油污、水泥残渣等,如有顽固油污,可先使用碱性清洁剂(例如 10% 氢氧化钠溶液)擦洗,然后用水冲洗干净,确保表面没有油渍。
抛光处理:用研磨机(配置金刚砂磨片)抛光基层,去除表面浮浆和疏松层,使基层表面粗糙均匀(粗糙度达到 30-50μm),提高与地坪漆的附着力。边缘区域可以用角磨机辅助打磨,保证无遗漏。
缝隙和孔洞恢复:对检测出的裂缝和孔洞按“V 型槽切割→清理→涂刷底漆→添加修补材料的过程处理。环氧腻子(环氧树脂、固化剂、石英砂按比例混合)用于修补材料。添加后,用抹刀压实和刮平,并进行维护。 24 从小时到硬化。
接口处理:打磨清洗后,涂上一层封闭底漆(如环氧封闭底漆),用量。 0.15-0.2kg/㎡,目的是封闭基层孔隙,避免水分和气体渗透,增强基层和中间涂层之间的附着力。涂装时,应对称,以防止油漆泄漏或积累。干燥时间一般为 4-6 小时(在25℃环境下)。
特殊基层处理
旧地板翻新:对于旧地砖、水磨石等基层,首先要清除松动部分,用角磨机将表层打磨至露出新鲜基层,清除釉面或光滑表层,然后按照新的基层处理流程进行操作;如果旧地板漆部分完好,可以直接打磨过渡面漆(增强固体层的附着力)。
湿冷基层:如果基层含水量在? 8%-12% 在此期间,可以选择湿冷基面专用封闭底漆(如水性环氧底漆),用量 0.2-0.25kg/㎡,避免因水分问题而导致镀层起泡。
地坪漆涂装步骤:分层施工保质保量
地坪漆施工一般采用“面漆”→中涂→涂料分层工艺,每层功能不同,应严格控制涂料厚度、间隔时间和施工环境,确保各层紧密结合。
面漆施工
材料准备:根据基层类型选择合适的面漆(如环氧底漆用于混凝土基层,防锈底漆用于金属基层),按照说明书要求的比例混合(如环氧底漆与固化剂的比例)。 5:1)搅拌均匀后,静放成熟。 10-15 防止气泡产生分钟。
涂装方法:采用滚涂或刷涂的方式进行施工,滚筒采用短毛滚筒(防止绒毛脱落),可采用塑料刮刀进行刷涂,保证面漆均匀覆盖基层,厚度控制在。 30-50μm。边、地漏等部位需用刷子协助涂刷,避免漏涂。
干燥养护:在 25℃、相对湿度≤75% 在环境中,面漆的干燥时间约为 6-8 在进行中涂施工之前,应在干燥后表面无发粘、无漏底。
中涂施工
材料制备:中间涂料主要起到找平变厚的作用,通常由环氧树脂、固化剂、石英砂(或轻钙粉)混合而成,石英砂目数根据平面度要求选择(如果平面度要求较高。 120 目,一般要求使用 80 目),混合后搅拌至无颗粒,保持粘度。 5000-8000mPa・s。
施工方法:对于对平面度要求较高的路面,选择刷涂施工,用刮刀均匀刷涂中间涂层材料,厚度根据设计要求(一般) 0.5-1mm),刷涂后用消泡滚筒滚压,消除气泡;如果地面平整度差,可以刷两次,第1次刷涂后保养24 小时,打磨后再进行第2次刷涂。
抛光修整:中涂干燥 24-48 使用砂纸(120-180℃)后,小时(25℃) 目)轻磨表面,清除毛刺和颗粒,清除灰尘后即可进行涂料施工。
油漆施工
材料选择:聚氨酯面漆或环氧耐磨漆根据使用场景选择,聚氨酯面漆或环氧耐磨漆用于厂房、车库等耐磨性要求较高的场所;水性环氧面漆用于医院、食品车间等需要抑菌、易清洗的地方。按比例制备油漆(如聚氨酯面漆和固化剂) 10:1)搅拌均匀后过滤(使用 100 目标滤网),去除杂质。
涂装技巧:选择滚涂或喷涂施工,滚涂时使用长毛滚筒,保持匀速直线滚动,防止来回涂装造成的接缝;喷漆时需要使用无气喷雾器(压力喷嘴离地面20-25MPa) 30-50cm,均匀喷漆,厚度控制在 50-100μm。分两次涂刷时,间隔时间间隔≥8 小时(干固),第2次涂装方向与第1次垂直,提高匀称度。
维修固化:油漆完成后需要封闭养护,25℃环境下的干燥时间约为 2 小时,实干 24 小时,7 天空完全固化。维修期间,严禁人们行走和挤压重物。如果需要提前使用,可以在表面铺设保护膜(例如 PE 膜)。
常见问题处理:保证施工效果的关键
在地坪漆施工过程中,由于材料、环境、操作等因素的影响,可能会出现起泡、起壳、偏色、流挂等问题。应及时识别原因,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。
起泡与起壳
原因:基层含水量过高(>8%),水分流失导致涂层起泡;基层油渍未清洗干净,影响附着力;面漆漏涂或中涂厚度不均匀,局部透气性差。
预防措施:严格控制基层含水量,确保油渍完全清理干净;底漆均匀涂刷,防止中涂施工时局部过厚(一次厚度不超过一次) 1mm)。
处理方法:对于小面积起泡,可以去除起泡位置,打磨后重新粉刷;大型外壳需要在施工前去除涂层,重新处理基层。
偏色和光泽不均匀
原因:材料混合不均匀(例如固化剂比例误差);涂装时间过长(超过“重涂窗”),一般情况下, 4-6 小时);施工环境温差较大(如太阳直射区和阴影区的温差)>5℃)。
预防措施:配料时搅拌均匀(搅拌时间)≥3 分钟),同一区域由同一人施工,确保搭接顺畅;防止高温强光或低温强光(<在10℃)环境下施工,必要时搭建遮阳篷或采取升温措施。
处理方法:轻度偏色可通过油漆罩光调节(涂上稀释后的油漆,用量, 0.1kg/㎡);严重的偏色需要局部重涂,重涂前打磨表面增强附着力。
流挂与橘皮
原因:油漆粘度过低(例如添加过多稀释剂);涂装速度过慢,局部积漆;喷头距离不均匀(喷漆时)或滚筒浸漆过多(滚涂时)。
预防措施:稀释剂用量按说明控制(一般不超过) 5%);滚筒蘸漆后,应在料桶边缘刮掉多余的油漆;喷漆时,保持喷嘴均匀移动,距离一致。
处理方法:流挂未干燥时,用刮刀抹平;干燥后,需要打磨平整,重新粉刷;橘子皮的现象可以稍微打磨一下,然后涂一层薄薄的面漆来恢复。
耐磨性不足
原因:油漆薄厚不足(<50μm);固化剂添加比例不足,导致固化不完全;选用的油漆型号与使用场景不匹配(例如,一般的装饰漆用于车库地面)。
预防措施:确保涂料厚度达标,固化剂比例准确;根据需要选择耐磨型号(如添加金刚砂的环氧耐磨涂料,耐磨性比普通涂料高2-3 倍)。
处理方法:轻度磨损可涂一层耐磨罩光漆;严重磨损后需重新涂抹面漆,必要时增加中涂厚度,提高耐磨性。
施工注意事项
环境控制:施工环境温度需在 5-35℃,相对湿度≤85%,通风良好;雨天或即将下雨时禁止施工,避免基层返潮;夏季高温时需避开正午时段,防止材料过快干燥产生裂纹。
安全防护:施工人员需佩戴防护手套、口罩、护目镜,避免皮肤接触或吸入漆雾;施工现场禁止明火,配备灭火器(如干粉灭火器),保持通风,降低溶剂挥发物浓度。
工具清洁:施工结束后,立即用专用稀释剂清洗工具(如滚筒、刷子、喷枪),避免材料固化后堵塞工具,影响下次使用。